2025年11月9日上午,由科研处与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主办的“从毛猴到机器人舞台:活态文化遗产数字化的设计探索”学术讲座在文昌楼303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。本次讲座特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米海鹏教授,讲座从让北京毛猴“活”起来,到打造出整个机器人舞台,米教授带着现场师生完成了一次从微观到宏观的奇妙旅程。精彩的分享吸引了来自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、数字媒体学院等众多师生参与。

米海鹏教授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教授、未来实验室客座研究员,2017年入选国家青年人才计划并获清华大学“学术新人奖”。他长期致力于界面设计、机器人交互、传统工艺数字化创新及交互艺术等研究,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,并担任多个国际会议评审。

讲座中,米海鹏教授聚焦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活态传承与创新设计,结合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的设计实践,通过典型案例展开分享:在北京非遗“毛猴”项目中引入动态装置,激发青年创作者参与;开发AI辅助的皮影数字动画工具,降低创作门槛;构建融合中国传统音乐的“机器人舞台”,探索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新形态。在交流环节,米海鹏教授对现场师生的提问进行了专业而深入的解答,就数字技术在传统文化保护中的具体应用、跨学科合作的可能性等问题展开了进一步讨论,现场气氛热烈。
本次讲座为师生提供了前沿的跨学科视角,展现了数字技术赋能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广阔前景,对学校数智赋能教育教学,数字化转型具有深远意义。
